最新文章

愛情,需要多一點理性?

兩人的感情,常常因為太多感性而紛爭,互相殘害,那是否需要多點理性呢?
(資料來源:小宇自繪)

無意間在台大誠品看到這本書,《愛情,需要多一點理性》,雖沒有買回來看,但心裡卻有很多澎湃的文字想要分享,對於我主觀闡述的愛情觀,有強烈的看法。



黃舒駿在《戀愛症候群》歌中的開場白曾說:『很多學者專家對我說,戀愛需要理性的去面對,有沒有搞錯?理性的談戀愛,何愛之有?』這或許是可以砲火轟烈地開啟長串的二元對立爭論,東邊是支持戀愛需要理性,西邊是支持戀愛沒有理性,當然,開文的裁判者小弟本人到底站在哪個觀點,我當然不會說我中立,坦然地說,用一些觀點來解釋,我支持西邊。

我曾在感情挫敗時被「勝利者」告誡一句:『你,在感情世界中還是菜鳥,需要學會成長。』當初還很憤恨的極度不爽他憑什麼有說話立場,但回頭想一想,事實上,他就是勝利了,他只是在講「得獎感言」罷了!對我來說,在這場拉鋸戰中,我不理性,因為我一直在做無謂的拉扯;他不理性,因為他已經陶醉在勝利者的情感氛圍中,那誰最理性?對我來說,你幹嘛非得要談理性?因為感情的世界裡,早就沒有對錯分明,一切都是旁觀者與道德觀在審判,既然失去了是非的判定,當然就沒有所謂的理性。

理性是什麼?國語字典的解釋是對於「現象」進行正確的判斷,相對於理性即為感性,在很多連續劇、偶像劇、電影等對話中,在感情紛爭劇碼,常常就是非得冒出一句話:『你可不可以理性一點,冷靜一點?』當然,這是一種情緒高漲的表現,在劇情中要做擴張與收合的漸變效果,但仔細看待,或體驗過後,是不是一切紛爭的導火點幾乎都只是小事情,無法想像那件事情會使得感情的破洞越補越大洞,最後搞到無法收拾,那如果雙方都很理性地看待,缺乏了感性的主觀感受,你還會對於自己要繼續感情經營的對象進行正確的判斷嗎?當然,以我的觀點,會從小事情引爆,通常都是在感情歷程的磨合期中雙方無法勝任而如能量累積般的大量釋放,所有的情緒反應、紛爭全都出自於感性的呈現,從對對方的印象中不斷連結那些不好的回憶、事件等表達自己的情感,在當下自己當然不會察覺,面對這樣的情況,一切出自於感性,什麼時候才會發覺?我認為是自己當下一個人回頭想想時,那時候才叫做理性。

我不是在批判這本書下的標題不好,因為裡面要討論的,當然凌雲還是希望大家從理性的觀點來看待愛情,當代社會的感情觀已趨近多元,一切在自由戀愛的主導下,父母、親人、朋友早已失去指導、教導、審判等義務,自己對於感情的經營下,試著回頭看待自己,對情人好,對自己好,沒有人有批評的權利,以永恆的信念經營愛情,是我與許多人共同的目標,兩人的契合,我深信緣分,別再責怪自己為什麼會失去他,也別再責怪他人為什麼不珍惜你,對我來說,這無權主導,但最後會很開心的祝福他,如果你真的很愛他,就會因為他有人陪感到幸福,還能繼續與他當好朋友,這樣就夠了。

關於 測試

測試
相關文章 × +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