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威力最強時的蘇迪勒(2015)颱風 (圖片來源:NASA) |
台灣剛經歷一場令人難忘的經歷,不只是國內媒體在災後以聳動標題形容這位「迪迪」,其實國外老早就已經把蘇迪勒形容成怪獸颱(monster typhoon)或是地表最強颱風(the strongest typhoon on the planet),以為這是誇大嗎?其實不然,以往台灣民眾都認為CNN(美國有線新聞網)總會利用誇大標題來形容侵台的颱風而不以為然,但為什麼同樣是中颱,這次強風的威力卻不小於2005的強颱龍王、海棠,或是2010年的凡那比颱風。
▲CNN持續以頭條新聞報導蘇迪勒颱風災情
貨真價實的地表最強
其實在侵襲台灣之前,蘇迪勒就曾經在12小時內由輕度颱風增強至強烈颱風,並且近中心最大風速曾達58m/s(210km/h),中心氣壓900百帕,這是繼海燕颱風及迪普颱風以來威力最強的颱風之一(也就是俗稱的低於900百帕颱風俱樂部),並且在發展時曾兩度發展雙重眼壁的眼牆置換的罕見現象,不過由於在他短暫的生命史中通過海溫低且乾的那霸南方海面後,一度減弱為中度颱風(中心氣壓945百帕),但在台灣發布海上及陸上颱風警報之時又增強至中颱上限(中心氣壓930百帕,近中心最大風速48m/s)。
這樣威力的颱風侵襲台灣其實很常見,但為什麼能造就這麼多氣象觀測史上的新紀錄呢?像是蘇澳17級以上的最大陣風,台北市區13級陣風,以及梧棲的16級陣風等。我認為這是他在增到威力最強之時就已經擁有結構緊密紮實的雲層,即便減弱為中颱,他的結構也不容被破壞,因此一旦他龐大的暴風圈碰觸到台灣的同時,強勁的風流也一併吹向台灣各處。
▲BBC亦高度關注台灣的災情
你也許會問,蘇迪勒近中心最大陣風58m/s,為什麼蘇澳可以飆到61.6m/s的超強陣風呢?我想這應該跟他中心的登陸點有關,當颱風中心越來越接近陸地時,眼牆周圍的強勁環流會受地形影響受到阻礙或是助力,位於10級風暴風圈內的蘇澳,由於位於太平洋沿岸,又颱風中心由距離不到60公里的立霧溪口登陸,逆時針的環流與海洋風場順勢助長了陣風的威力,達到17級以上的強陣風是有其可能性的;但也許這也是幾秒或幾微秒中的現象,其實也無須太過驚慌。
▲ 日本NHK國際頭條也不斷報導台灣災情
外媒眼中的怪獸
這次的蘇迪勒颱風襲台,的確是一個威力不輸強烈颱風等級的颱風,災情亦是直逼1995年賀伯颱風(路徑相似)。像是全台停電數超過350萬戶,遠大於賀伯的280萬戶創歷史紀錄。桃園復興區合流部落首次土石流,幸已提前撤村。新店溪於秀朗橋左岸潰堤,並淹沒河濱籃球場等怵目驚心的景象,更是當地住戶50年來不曾見過。全台路樹被吹倒超過1萬株更是歷史新高。難怪外媒會稱這位迪迪為怪獸,就算只是一天的快閃,風與雨的威力都不是我們可以用量尺去觀測的。
▲ 新加坡媒體也十分關心台灣的狀況
看到這次外國媒體持續大篇幅地頭條報導台灣的災情,可見這個颱風是個威力不容小覷的怪獸颱啊。就連泰國媒體也引以台灣政府撤村效率作為典範,希望未來泰國有類似山洪爆發發生時能夠盡快達到有效率防災的措施。我想大自然的現象雖然還是很難去預測,但我們能做的就是愛惜這個我們土生土長的星球,節能減碳才是最佳的上上策。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