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HTML5:一個建構WebGIS的基底元素(HTML5: A Basic Element for Web GIS)

HTML5將對全球資訊網造成革命性的影響,其對於Web GIS的技術是否也會有所改善呢?



本文為楊懷恩(2012)的Meeting報告內容,為Html5的精簡概述,並命名為《HTML5:一個建構WebGIS的基底元素》。




前言
  自從全球資訊網(WWW)1990年代興起以來,人們得以透過「網頁」獲得豐富資訊。隨著網頁技術的發展,這些頁面不只是毫無組織的文字,它還可以具有多樣化的結構,例如標題、段落、表格、圖片、文字變化等。在背後定義這些結構的語言,就是HTML。在瀏覽器解析 HTML 之後,我們就能使用網頁的操作介面和內容(阿傑,2010)。
  在維基百科(Wikipedia)記載 :超文件標示語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HTML)是為「網頁建立和其它可在網頁瀏覽器中看到的資訊」設計的一種標示語言,HTML被用來結構化資訊例如標題、段落和列表等等,也可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描述文件的外觀和語意。這個標準化語言於1982年由英國電腦科學家Tim Berners-Lee所建立,從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ETF)將簡化的SGML(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發展而來,其後由全球資訊網協會(W3C)維護,成為一種國際標準。
  Berners-Lee所設計的HTML以純文字為基礎,可以任何文字編輯器(text editor)處理,最初僅有少量標記(tag)的使用,但隨著HTML使用率增加,人們以不滿足於單純的網頁介面,漸漸地希望可將任何形式的媒體嵌入網頁上,以至於HTML仍不斷地擴充與發展。
  因此在支援HTML的網頁瀏覽器在個人電腦使用頻率的增加,網頁處理技術的演進與Web2.0的崛起使得2004年由OperaMozilla基金會和蘋果這些瀏覽器廠商組成的網頁超文本技術工作小組(Web Hypertex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Working Group, WHATWG)開始推動網路HTML5標準(Hickson & Hyatt, 2008)

HTML5作為網頁應用程式設計基礎
  根據阿傑(2010)關於HTML5介紹的專題報導文章中,他認為CSS JavaScript也扮演重要角色。所謂CSS樣式表用來描述網頁的樣式(style),而JavaScript 程式語言則是網頁應用程式的幕後功臣。HTML5在實測時,就包含了HTMLCSSJavaScript三方面的革新。在 HTML 方面,HTML5 增加了新的語意標記、多媒體標記、各種屬性和其他規範,也正式放棄了幾項舊標記如「<b> … </b>」、「<i> … </i>」。在 CSS方面,它提供新的 CSS 語法和樣式;在程式方面,它也提供新的 JavaScript 程式開發介面 (API)。而金門大學資工系助理教授陳鍾誠(2008)也認為:『HTML5就等於HTML5CSS3new JavaScript API的結合。』
  網路上已有許多人針對HTML5進行概略或詳實地介紹,在W3C官方網站(2008)亦也對HTML5進行技術概覽,其中W3CHTML5的新八大特色為其重點更新:

語意(Sematic)
  以往HTML要用定義標籤(例:<div> … </div>)自訂結構,不過HTML5引入了新的HTML元素,開發者可更細緻地描述網頁結構,使原始碼的易讀性更高,這又被稱為語意化標籤(Sematic Tag)。另外,HTML5還增加了微資訊(Microdata),它是一種標記內容以描述特定類型的資訊。

離線存取(Offline Storage)
  HTML5提供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方法用來進行Client端資訊存取服務,前者是用於持久性的資料儲存,其資料永遠不會過期;後者是用於儲存一個區段(session)的資料,期只有在同一個session才能連結,當session結束後資料也會隨之銷毀。
  此外,HTML5還提供了Indexed DataBase(indexedDB)Application Cathe等緩存服務。

設備通用(Device Access)
  以往要使用DOM事件模型才能模擬滑鼠鼠標的互動,而在眾多HTML5API中,拖曳與拖放(Drag & Drop) APIFile API是其Device Access的主要服務,這功能是可將檔案拖曳至網頁上可透過File Reader使得網頁與電腦裝置的互動更加契合。

連接(Connectivity)
  WebSocket連接了瀏覽器與服務器形成的快速通道,以TCP進行的雙向通信技術,其可取代以往冗長Header資訊所佔用大幅頻寬的HTTP Request技術。此外,HTML5還提供了桌面通知(Notification),使得網頁資訊以不侷限在瀏覽器視窗內呈現。

多媒體(Multimedia)
  AudioVideo是首批添加到HTML規範中的標籤,使得開發者要嵌入影片就如嵌入圖片般便利。

3D
、圖形與特效(3D&Effect)
  CanvasHTML5主打的強大技術,它取代了JPEGGIF在網頁上所呈現的靜態影像,使用了JavaScript進行繪圖的手段,這亦是Web GIS網路地圖的基礎必學一。另一方面,WebGL則是一種3D繪圖標準,有別於過去須在瀏覽器安裝plugin,透過WebGL,其僅需編寫網頁代碼即可實現3D圖像的展示,其最大優點是通過OpenGL實現的統一、標準且跨平台的規範。

性能與整合(Performance & Integration)
  這裡所要介紹的是XMLHttpRequest 2,其為第二版的XMLHttpRequest,資源不同來源的XMLHttpRequestprogress events

CSS3
  CSS3的改版提供了大範圍的風格化和效果,其不影響網頁語意結構和性能地增強Web應用程式,尤其Web Open Font Format(WOFF)比前一代更提供了排版上的靈活與控制性,在介面上有突破性的變革。

Web GISHTML5的互動性結合
  CanvasHTML5的重要元素,其主要功能是利用Scripting(例:JavaScript)繪製幾何圖形,起初使用於AppleDashboardSafari瀏覽器上,之後即整合至Gecko-based瀏覽器上,例如Mozilla FirefoxOperaChrome等。另外,Geolocation 亦是HTML5的眾多API之一,其不需安裝location plug-in即可在支援該API的瀏覽器上即時定位使用者所在位置(Boulos et al., 2010)
  Coulon(2010)在網誌上發表的〈Is HTML5 the future for the GIS Industry?〉文章中指出,HTML5Web GIS的應用上仍不普及,不過有一些研究開發的系統,像是Tile5Cartagen等就是HTML5Web GIS應用的經典之作。不過Coulon也說,OpenLayers其實在它所釋出的API皆有HTML5元素在內,透過開放式標準逐漸普遍使用,與ESRIHTML5的支持,HTML5將會逐一滲透於GIS產業的的相關技術。
  Coulon亦分析HTML5Web GIS的應用上,將可改善程式碼設計結構、增加一致性、改善語意、增進無障礙使用、改良可攜性模式、增加地理定位、實現用戶端資料庫等等,這些功能服務的改善將對Web GIS技術的未來前景大耀進,實現用戶體驗的RIA GIS應用服務。

參考文獻
  • Boulos, M., Warren, J., Gong, J., Yue, P. (2010). Web GIS in practice VIII: HTML5 and the canvas element for interactive online mapp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Geographics 2010, 9:14.
  • Coulon, P. (2010). Is HTML5 the future for the GIS Industry?[blog.geo-tag.info]. Retrieved from http://blog.geo-tag.info/2010/10/09/750/
  • Hickson, I., Hyatt, D. (2008). HTML5: vocabulary and associated APIs for HTML and XHTML,W3C Working Draft. Retrieved from http://www.w3.org/TR/2008/WD-html5-20080122/
  • W3C (2008). W3C HTML5 Logo. Retrieved from http://www.w3.org/html/logo/
  • 阿傑(2010)。解析HTML5:基本介紹【ios.com.tw】。取自 http://www.ios.com.tw/article.php?id=80
  • 陳鍾誠(2008)。HTML5技術體系【陳鍾誠的網站】。 取自http://ccckmit.wikidot.com/h5:main


關於 測試

測試
相關文章 × +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