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我想要一個真誠的「官腔」

對於陳為廷同學對教育部長的質問,我反而覺得激動才是理性,這些官腔的回應到底能得到什麼?



  此事件源自於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發起的一連串社會運動,針對親中的旺中集團總裁蔡衍明的一再併購台灣媒體一事表達不滿與抗爭,這些事件Jozy Chang也有做懶人包非常詳盡透徹了整個案發經過,因此在這篇文章不再贅述與多加評論。然而對於張大春賴彥甫等都認為反旺中的焦點被轉移、抹糊了,我們應將重心與心力全部對付「反旺中」這個跨世代媒體巨獸才是;不過對於這一事件正點醒了我對於教育部的態度作為上,尤其是身為教育部的忠誠學校「師大」的我,感到無比的失望。
  看到了清大彭明輝教授的部落格文章《陳為廷錯在哪裡?》,我其實也很納悶與訝異清大校方這樣的舉動,很像是一個膽小的幼年袋鼠,時時刻刻依偎在母親的內袋裡,深怕一絲舉動就會滑落並摔得四腳朝天,雖然校方立即撤掉聲明並指出僅針對陳為廷的態度不當做致歉,但我覺得實在太超過了。後來我終於理解了──官腔,就是官腔,這就是官場的常態話語,制約於形式化,缺乏人性,甚至理性,希望顧左右而言他,必要時犧牲沒有官場利益的人事物。回歸到清華校方這份官腔味十足的聲明稿,強調不贊同在公共議題上恣意所為,但我跟彭教授一樣的看法,請問哪來的恣意?哪來的不當?請問立院每天立委的鬥毆、吐口水這些就妥當?而且還是普遍級播放給全國大眾、甚至中小學生觀看,當一個部長失去了應有的承諾、親信時,學生就算站上質詢台,本來就是一個質詢的態度,有人在辯論的時候還要親聲細語然後官腔式地說:「部長,您是我偉大的母親,時時刻刻帶領著我長大。」這樣嗎?更扯的是,那聯合報是在發表什麼鬼東西,難道這新聞頭版早已被蔡衍明的所主導?
  聯合報以「不禮貌」大作兩版面文章?李家同還說像在「搞文革」?拜託!我們已經不是蔣XO時代每天「三民主義…」升旗唱國歌,還要戴著帽子、穿校服、素色休閒鞋、三分頭、西瓜皮,穿著長到膝蓋的白襪子。教育部義無反顧的行徑,我真的搞不懂,解除髮禁、襪禁後,你到底要學生「自由」到什麼程度,難道我們就真的已經被蔡衍明所主導,連言論自由都要被嚴格控管嗎?我們台灣真的是一言堂的國家嗎?我很能了解在世代交替的過程,保守派資深教授都希望給權勢高的人一些該有的尊重。回到蔣部長的回應:「學生如果參與的是教育政策相關運動,他會到現場關心。」但陳為廷則說:「實際上學生團體多次為了高學費政策而到教育部抗議,要求蔣偉寧出來對話,他卻沒有任何一次露面,甚至還備妥鎮暴警察。」在之後的言論蔣部長官腔式地推辭他不知情,喔,在眾多媒體早已曝光在新聞版面的事情,瞎子都看得到,但就算知情也當然要說不知情,這就是典型的官腔,教育部長身為學生的典範人物,應當擁護的權威,不道歉情有可原,但我一再的失望,是對於強制學校實行的政策,以師大為例:體育活動干涉政策、不當校園社區化等,我覺得實在是看不過去。
  前陣子引起爭論的師大物理競技啦啦表演,記者沒有主觀論述地一味抨擊,卻不了解為什麼學生堅持要上場不為名譽的表達訴求,而為什麼在競賽前一個月才修規定說競技的扣分制改為禁賽?那教育部所謂的禁止高難度啦啦定義究竟是什麼?師大自己都沒搞清楚就舉辦這樣聞名全國的年度大賽,然後又是不知情的抨擊與輿論,這種事件後的被動式政策正是台灣所面臨的社會問題,那其他運動就沒有潛在危機嗎?反正這種禁止的政策過幾年又會開放,就像禁用塑膠袋的實施政策一樣,沒有實質配套措施,又是更是一個浪費資源的政策宣導。再者,憑什麼師大要讓一個健檢流程管理差、損人自尊醫師的診所進駐師大校園,校園社區化是不是可以適可而止,我們說好多好處什麼培養公民素養、提升校園認同、共存共榮等理想目標,但也要因地方居民性質而定吧!就像選馬子要找價值觀契合一樣,個性不合大多可以互補,但師大這裡的居民領情嗎?各各都把餐廳趕走、服飾店進駐,你再多的BOT高級餐廳,學生不領情,社區居民也不會樂意接受,這又何苦?你以為診所進駐校園就可以提升醫療品質?滿口官腔!
  所以張國恩校長,如果不是熱愛這個環境,我不會在這裡質問、陳情甚至真誠的一字一句,雖說不上鏗鏘有力,但陳為廷激起我對台灣社會充滿官腔味的反感與不滿,如果你也真的熱愛師大,請你聽聽的聲音,請你聽聽學生、老師們的聲音,請你聽聽這些形式化外的真誠聲響,在您的下午茶聚會,我知道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師生遠比行政人員處於教育政策下體會最深的一環,蒐集我們的意見,聽取我們真誠不官腔的聲音,我想師大可以更好,我想教育部可以更好,我想台灣可以更好,因為我們不只是一個滿瓶水的官腔聲響。

關於 測試

測試
相關文章 × +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