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地有太多人情事物吸引著我強逼著我留下來,或許有種使命,或許又是一堆[爭議性倫理議題]使我不斷尋覓,但留下來才知有很多各式各樣的人類,引導著我應該引為模範還是引為借鏡,如果是引為模範我一開始就是忌妒感,如果是引為借鏡我卻只會伸頭看戲。
不過有太多[爭議性倫理議題]一直吸引著我花時間去跟SPY們探討著,或許又有軍師會好心地做和事佬,但議題主角實在太多了,又不想引爆讓他們成為聚焦對象,不過留下來一直讓我胃痛煩心的事情居然還是[理所當然同學],它太多[模範事蹟],有時是好人有時又是壞人,實在很難界定他在我心中的地位,但我還是得因身分地位的不同而有所階級制度的態度,其實我自己是滿 care 學弟妹不尊重學長姐的啦!不是因為仗著學長的權威而使壞,因我自己也會尊重學長姊,這對我來說本來就是該有的禮節與風範,跟混熟不熟沒有任何關連吧!
理所當然同學的事蹟就算了吧,過去的事本來就沒什麼過意不去的,只是他再繼續耍嘴皮子誤會與打擊他人的名聲,的確會讓人看不下去,波及到我,我當然會啟動不爽機制,因為誰知道他又會把對別人的誤會跟打擊宣揚到哪裡去,重點是干他屁事,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是好的嗎?他覺得是簡簡單單的玩笑,別人認為是嗎?嚴重性又如何?他有思考過嗎?
其實是很不想舊事重提啦!因為不爽機制會一直提升,讓自己胃痛也不是好事,但很不喜歡被別人這樣損傷名聲,尤其是又沒做多少事又想管別人閒事的那種讒言宰相,實在還是令人不解他的想法與思維。
這一陣子下來的[爭議性倫理議題],對我的感覺是像是場轟轟烈烈的連續劇,我並沒有要說[飛天賣摳]啦!雖然頗好笑的!反正我自己還滿喜歡舉榴槤田的例子 — 一個人所做的事情沒有對與不對之分別,下定論大部分僅是主觀認同罷了!人與人的相處就好像氣球漂浮在榴槤田上,誰也不知道哪時會爆,被哪顆榴槤刺破,而是氣球去讓榴槤刺破還是榴槤去刺破它?— 那我們以旁觀者的角度應該如何去解讀他的人格?或許可以放在心裡自己去界定,但為好朋友抱不平的確是我的作風,寧願搞壞關係也不願讓好朋友的心靈感到有所不平衡,既然這樣,何必界定別人人格?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是很好嗎?可是我卻不喜歡也看不慣,我總是把好朋友的事情當成自己親身經歷般,因此會感到憤怒也是正常的,不過那[爭議性倫理議題]另一主角曲解事實而造成誤會,自己卻沒深加反省我所抱不平的那件事,讓我更是憤怒,雖然那個誤會被曲解讓人好氣又好笑,但這更讓我完全置底他的人格,我只能說[天呀!你怎麼會造就這樣的人],說起來又怎樣,打口水戰一點也不好玩,但那句話狠狠的告訴我,原來博愛的人可以這麼不博愛,雖然我還在學習如何博愛,但我的個性還是一直阻擋著我。
這兩件事情我很不想一直擺在心裡面,表面上結束了,但我總覺得事情說出來打了一架才算是解決。
最後,我很失望昔日夥伴居然沒能來援助,我很抱歉我用很壞的口氣掛了他電話,但我其實不是生氣而是失望與無奈,重要的事情真的真的很希望他的幫忙,可是為什麼他卻逃避,很不想說出來的是,就算很少出現很少貢獻卻還是得到他們的歡心,難道我們的地位就是[那默默的一群],不是一群,是三隻,我們為的是什麼?放棄國科會計畫的準備而選擇參加比賽的原因,放棄家族聚餐與主日崇拜而選擇處理學弟妹事情的原因,這都讓我歷歷在目,我並沒有想說自己很偉大,黃某和翁某或許犧牲更大吧!
寫到這裡,就算是男生也有不勇敢的時候吧!我留下來是我喜歡我有興趣,看到這麼多糾結,我有很不忍也不希望發生,誰希望自己變成連續劇的主角?我應該好好思考知所進退,畢竟夢想又不是只有一個,雖然我比較喜歡當樂團主唱拿著麥克風逞威風 XD,但魔咒依舊散不掉,所以我選擇在我不喜歡的行政部分不逃避,因為我不忍看到他們無助,這都得感謝那些心靈軍師打醒了我,地位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順利且相處的快樂。
誰都想要快樂,有誰不想?
宇
0 意見:
張貼留言